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焦点快播:盗墓高手姚玉忠现在在还在吗_盗墓高手

来源:互联网    时间:2023-04-17 13:54:20

1、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,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,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“藏起来”……,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。

2、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,那就要想各种办法,有些是很精妙的。

3、 比如: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……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!我这样的门外汉连想都不敢想。


【资料图】

4、 还有“看地形”,更是玄妙,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,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。

5、有些盗墓贼“喜欢”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“四处转转”……尤其喜欢下“很细很细的雪粒”那种雪,其中道理是跟“土”有关。

6、 土有“熟土”、“活土”(也叫“花土”)、“死土”的分别。

7、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,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。

8、  我认识的那位考古系研究生曾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,被学校安排到三峡去搞过探方(对史前文化的抢救性发掘,现在三峡涨水后已被淹没),他就对我讲过……什么样的土有什么样的特点,都是很清楚的。

9、而且有意思的是,他自己也承认:我们这点水平跟真正搞盗墓的没法比,经验上差太远了,我们主要是理论,你挖出个什么东西……来分析分析,看看特点、分析分析是什么时候的东西,这行,但真要是“找墓”……那就笑话了。

10、 解放前的盗墓贼,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,不要太多,时间是一晚上,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(挖掘设备),有专用连体服装(老鼠衣,上面布满各种“装备”)。

11、我曾见到过那种解放前的挖掘设备,简直就是现代打隧道的掘进器的缩水版,非常精妙。

12、它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“掘进器”,“三片装”……很像螺旋桨,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“排土”装置……见过绞肉机的相关部分么?就是那样。

13、如此一来,不但能够将土掘出、排出,而且能够打透墓砖(螺丝钉原理……加大水平力量即可,不用大力下按)。

14、 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,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,不会三人以下,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。

15、这几个人各有分工。

16、 现代的盗墓贼已经把盗墓工具发扬光大了…… 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,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,分重铲和提铲(也叫泥铲)。

17、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 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,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,分重铲和提铲(也叫泥铲)。

18、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……目标太大,所以弃置不用,改用螺纹钢管……半米上下,可层层相套……随意延长。

19、平时看地形的时候,就拆开……背在双肩挎包里。

20、 同样的,挖的墓不同……盗墓工具也不同。

21、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,挖唐墓时用扁铲(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),进入汉墓墓室(汉墓多为墓坑,多已塌陷)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。

22、  一般来说,西汉墓不带耳房,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,这是标志。

23、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,砖之间没有粘合,搭成穹顶。

24、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(大墓除外),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。

25、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,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,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(七辐七券墓顶)……非常坚固。

26、 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,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。

27、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,西周墓则更深,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……必须使用特殊方法。

28、尤其是汉墓、西周墓历史久远,标志难寻,先有一个“找地方”的过程。

29、确定好位置、下探条、下铲、看坑灰、落实墓室形状方位(也就是确定年代)……然后才能做好准备、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。

30、 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,比如……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……然后在“左肩右脚”找东西,然后到耳室(东仓西库)搜罗,……至于其它位置,则看时间长短而定,时间短则弃之不顾。

31、“看地形”时也有很多“心得”,比如“秦埋岭汉埋坡”等.长沙盗墓四字决:  在南方水多,洛阳铲不太好使,经古人将多方经验积累归纳了望,闻,问切四字要决.  一望为看风水,也就是盗墓者多会风水之术,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  二闻为闻气味,多玩鼻子之术.可于一小撮土就可断出为哪代墓葬.为信惊叹.有一传说:有一盗墓者三代盗墓,练就一身本事.但于80年代被擒.本应死罪.可正因有其一身本事.改为无期刑,终身为考古事业劳作.  三问多为口才好之人,去各地游访,专与老人谈古论今.用以得取墓葬信息.  四切为把脉诊断之意.有三层说法.一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.二为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,先头后口至肛门最后到脚,作为无所差池.必然为心思细腻者.三为用手摸出土物品,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.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洲餐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  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